sonyablaze 高清

评分:
9.0 推荐

分类: 动作片 西班牙 2012

导演: 吴倩莲   

评论:

  • 绳醉山 0小时前 :

    可夸之处有,但硬伤太重。大量的玩牌戏码一次次削弱了内里主旨的存在感,男主反复声明要助人的行为也大大降低了趣味性,推进中故事主轴的严重移位以至于电影离题太远。主角意欲通过自救式赌博来实现拯救他人的目的,这一意图在影片中表达得并不过关,甚至不太成立。两个人所拥有和被作用的黑暗回忆才是共同的病灶,在忽略了这个之后,一人自嗨型的援助内容着墨过多,另一人儿戏般的复仇计划又几无深究,令全片实在找不到一把牢靠的抓手。即便结尾部分在男主身上做了一些应有的体现,但对整部电影而言也是杯水车薪之举。

  • 祁唯宇 4小时前 :

    6.7。这2种题材融合在一起还真是不好拍,画面和摄影手法都挺不错,音乐也可以,好好拍赌片不挺好的嘛,剧情拉垮了

  • 谢嘉惠 9小时前 :

    事实证明,再有钱也不要随便给人钱,可能会害死别人

  • 糜修德 2小时前 :

    21/10/4:施拉德年轻的时候还能写俩本子,做导演他可能缺乏写基本功和想象力。

  • 蓓柏 8小时前 :

    Boys help boys(不是。/《算牌人》不讲算牌,不讲赌博,甚至也不打算讲复仇。/回想起来看过的和听说过的保罗施拉德电影,导演确实拍的一直是同一个故事。/鱼眼回溯过往的方法为什么在每个评论都夸一遍,虽然很好但是——很稀奇?没懂为啥都在夸。/奥斯卡伊萨克帅到令人喷血。我承认我看他看得目不转睛。昨天刚夸了一遍哈维尔巴登。(这真是属于南美长相的一周。)/导演有一种自己的“反高潮”。尤其一个半小时结合拉进度条看内容的时候会有感觉。/结尾致敬《扒手》明确。/多嘴说一句,帅哥男主搭的不是幼龄傻白甜也不是符号化的尤物,同龄、风韵犹存但也像是有故事的样子。希望这种平权细节能多有。

  • 沙乐儿 1小时前 :

    +0.5。自己都救不活的时候就别想去救别人了…(有联想到布列松

  • 门思雁 8小时前 :

    以为是和扑克比赛有关的剧情,其实内核是反对监狱暴力和部队黑暗面,不过整体有种闷闷的气氛,男主的选择有种鱼死网破的决绝。能算牌的概率,却无法掌控自己的人生啊。

  • 辰初 3小时前 :

    摄影和剪辑很加分。虽然但是,对于黑狱中的执行者没啥值得原谅的,尽管他也是个人。

  • 鹤琪 8小时前 :

    披着赌片皮的复仇片,老马丁几十年后又拍了部军工复合体如何吃人的片子。

  • 苦贞韵 5小时前 :

    有神秘感,好演员。让观众能够跟随电影的情节。ptsd很可怕,参与其中的每个人都是受害者。

  • 费莫鹏涛 5小时前 :

    勉强3星,片名和剧情本身并无太多关联,算是对体制黑洞以及战争创伤后遗症的反讽,节奏过于拖沓,想看到一场精彩的赌局,结果看了个寂寞。

  • 颛孙白枫 0小时前 :

    蛮平平无奇的,赌博、复仇、救赎哪条线都没讲好,不是结局监狱和足足五分钟的食指相碰的话可能只想打两个星(🤤谁的爹

  • 茅妙之 2小时前 :

    绝对是异质的存在。宛如脖子梗住了的摄影机,单调的注视暗示着来自内面的束缚,深深地呼应了在赌场「Play under the radar」、清教徒式地行走的算牌人的心理张力。内禀的冲突处处都感觉得到。印象比较深的是有个游泳池,非常像监控会拍成的那个样子,还有两个路人在玩水(包括有些对话拍得完全是纪录片里的访谈嘛),而男主角们所勾连的体制酷刑、体制非人道将此一切悬置为意义浇薄的「American surfaces」,是两个男人选择放逐在野的原因。同是「LED」灯,赌场代换到公园,简单而准确地表达主人公的冰释,太给力。不过结尾不知怎么赌牌不拍了,这么重要的具有技术内核的东西排除在画框外……复仇有点像黑泽清。哈迪斯扮相非常好看!

  • 麴烨烨 1小时前 :

    和导演之前几部片子一脉相承,charlie two chins那段乳华了妈的

  • 碧鲁夜南 5小时前 :

    +。想不到是在讲阿布格莱布和自我救赎。最爱的点在于,秩序与失序两个极端之间,还有一个流动的世界。

  • 鹏振 3小时前 :

    只是想看看oscar听他声音的我没想到这是一部这么深邃的片子…… 难受的高潮还是在最后的转折

  • 肇尔槐 3小时前 :

    歌不错

  • 邱傲易 6小时前 :

    施拉德的写作是70年代classical Hollywood式的,始终有一个hook吸引着看下去,所以完全不会觉得闷。他知道什么该交代什么可以省略,每一场戏又会与前面或后面的某场戏产生呼应,整部片是一个有机的整体,很好看。但是施拉德的拍法是反类型的,这两种风格的混合形成了一套他独特的美学。

  • 綦鸿福 0小时前 :

    有点半意识流的味道?节奏实属很慢了,但奥斯卡这个脸我真的还能再看五小时🥺

  • 曲世韵 2小时前 :

    身体,灵魂,自我折磨(内疚、苦行、救赎...),以及美国人的身份和对布列松的热爱:施拉德总在书写具有相似度的人物。美国先生几乎要立刻掌握了最高财富,在一个后911(居然在20周年的时候上映)、后伊拉克的时代,美国人将投入多少筹码到自己的国家?又或是伤害自己作为向国家的报复,酒店或许只是自我流放之地,获得救赎的概率微乎其微,去除了上一部的那些宗教因素,宗教之外的症结在哪?在最后,救赎只会以爱的形式出现,隔着监狱的两只手,在静态平面中身体在连续运动中暂停,这《创世纪》一般的姿势将某种自我意识神话化,试图集中所有唤起一些力量。在此之前的人物只是不会带来浸入感的空的容器,当然也是一种“布列松式的紧缩”—已经没人像这样拍电影了—如艾萨克工整清晰、纪律严明的手写文字,看上去没什么稀奇的也看似已经过时了。

加载中...

Copyright © 2015-2023 All Rights Reserved